早春四月,位于秦岭腹地的陕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秦岭珍稀野生食用菌驯育促繁技术试验基地传出喜讯,有着“菌中之王”美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羊肚菌人工促繁又迎来了一个丰收之年,这标志着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在秦岭北部山区率先实现了秦岭羊肚菌人工促繁栽培的高产、稳产。继省微生物所2001年在陕西商洛洛南县首次取得羊肚菌人工栽培成功之后,历时16年技术积淀与不断优化,该项技术已日臻成熟。
羊肚菌野外分布广泛,但人工驯育难度很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秦岭土地瘠薄、栽培季节气候干冷,具有独特的气候环境特点,羊肚菌人工促繁存在诸多难关。省微生物所科研团队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致力于秦岭羊肚菌野生资源的人工驯化工作,2001年在商洛洛南县石门镇取得了成功并创造了秦岭羊肚菌单产最高纪录。近年来,团队集中科研力量分别在安康、商洛、宝鸡等多地布置了羊肚菌试验点,已筛选并保藏秦岭山区野生羊肚菌菌株近200株,从分子水平鉴定明确了5个秦岭分布种,凝聚并优化了适栽模式,产量和质量也在逐年稳定提升,2016年取得了初步实测亩产211公斤商品鲜菇的产量。羊肚菌属于土生高档食用菌,栽培过程基本不依赖山区林木资源,利用秦岭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开展羊肚菌栽培是帮助山区人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的可行方向。
本项成果是由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主持研发并与陕西宁陕县秦南菌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宁陕县农业局、陕西宁陕县科技局等单位充分合作取得的,项目开展全程得到了陕西省科学院、宁陕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持续支持。
羊肚菌出菇场景
羊肚菌出菇场景
陕西省科学院秦岭珍稀野生食用菌驯育促繁技术试验基地
陕西省科学院产业化创新团队考察珍稀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