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召开“低剂量敌百虫胁迫对中国林蛙的肝细胞毒性与分子响应”学术报告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3-02-28

  2022年2月24日下午,我所组织举办了学术交流会,微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马瑜博士做了题为“低剂量敌百虫胁迫对中国林蛙的肝细胞毒性与分子响应”的学术报告。所内三十余名科研人员聆听了本次报告。

 

  因具有广谱、高效、残留期短、使用成本低的特点,有机磷类杀虫剂(organophosphate insecticides,OPs)成为继有机氯类被禁用后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剂,占全球杀虫剂使用总量的70%以上。但OPs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已在水域中残留、蓄积,造成水域环境污染,严重威胁水体质量,对水生动物的神经功能以及行为、氧化应激效应及其导致的组织损伤、基因损伤和遗传毒性、免疫功能、内分泌、生殖和发育等多方面产生毒性效应,已成为威胁水生生态环境安全的巨大隐患。敌百虫(trichlorphon),化学名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酯(C4H8O4Cl3P),是一种最常见的有机磷农药,被广泛用于害虫防治以及养殖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的杀灭。与大多数OPs不同,敌百虫易溶于水。且由于其对靶标和非靶标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内分泌活动均具有一定的负面干扰,敌百虫已被列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水体中有毒物质很容易影响两栖动物的胚胎及幼体的发育,因此,两栖动物可作为检测水域化学污染效力的理想材料之一,其生态分布也可作为环境污染程度的指示种群。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分布广泛,易饲养,幼体对污染敏感。马瑜博士通过低剂量敌百虫对中国林蛙幼体和成体的水体暴露,从对幼体生长发育、肝组织的细胞和亚细胞结构、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以及基因差异表达变化等多层次检测敌百虫对于非靶标动物产生的毒理效应,以期为两栖动物生殖环境的保护、水产养殖、资源保护及水源涵养地水域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相关科学研究成果已在Enviromental Toxicdog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Pangt B、Ecotoxicology and Enviromental Safety、生态毒理学报、农药学学报、生物技术进展等学术期刊上发表。

 

  报告结束后,马瑜博士与科研人员在中国林蛙实验室饲养条件与方法、林蛙蝌蚪解剖方法、敌百虫针对不同靶标生物的使用浓度、鱼类与林蛙耐毒性比较等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与探讨。通过此次学术报告,与会科研人员在有机磷杀虫剂对非靶标水生动物的毒性机制方面有了新认识和了解,促进不同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开阔了科研人员的学术视野。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