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邀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专家来所做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5-10-29

2025年10月29日上午,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邀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董彩虹研究员、刘宏伟研究员,围绕食药用菌领域前沿研究热点开展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业务科科长王琰主持,所长万一、党委书记徐升运、副所长薛文娇出席,50 余名科研人员参加本次讲座。

    万一所长在开场辞中指出,食药用菌作为兼具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的重要生物资源,其研究对于推动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邀请领域内权威专家分享研究进展,既是为全所科研人员搭建学习交流的优质平台,也为研究所进一步聚焦科研方向、深化学科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希望大家珍惜学习机会,积极交流探讨,推动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双向提升。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董彩虹研究员、刘宏伟研究员两位业内知名专家分别带来精彩报告。董彩虹研究员以《从传统育种到基因编辑:蛹虫草、金耳与茯苓的遗传改良与技术创新》为题,围绕蛹虫草、金耳、茯苓三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食药用菌展开分享。她详细介绍了团队在食药用菌遗传改良与技术创新领域的系统性工作,重点阐述如何通过传统育种与基因组编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蛹虫草品质、突破金耳栽培技术瓶颈,并深入解析茯苓交配系统与生殖方式,为实现食药用菌精准育种奠定坚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随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微生态研究室主任、二级研究员刘宏伟以《食药用真菌多糖调控肠道菌群改善代谢性疾病研究》为题,聚焦食药用菌活性成分的医学应用价值。他长期深耕化学生物学、合成生物学与微生物组学交叉领域,在此次报告中,他深入讲解团队在茯苓、荷叶离褶伞、灵芝等珍稀药用真菌活性成分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系统分析这些活性成分对肥胖、代谢性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改善作用,并重点解析肠道菌群改变在其中的核心调控作用与分子机制。其团队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 Nature Metabolism、Cell Reports 等国际顶级期刊,不仅阐明了我国珍稀药用真菌的药学物质基础,更为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与潜在靶点。

两位专家的报告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既有前沿理论的深度解读,也有实践技术的细致分享,引发在场科研人员的广泛共鸣。在互动交流环节,科研人员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就食药用菌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等问题积极提问,两位专家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进一步拓宽了科研人员的学术视野。

讲座尾声,党委书记徐升运发表总结语。他对两位专家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强调此次讲座为我所科研人员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桥梁,内容紧密贴合行业发展需求与科研前沿方向,对于推动我所食药用菌相关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次学术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所科研人员提供了学习前沿知识、交流科研经验的良好机会,也进一步增强了我所与国内顶尖科研团队的学术联系,为后续开展合作研究、提升科研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附件下载: